武昌在长江之东南,隔江可望见汉水入江之口。北汉口、南汉阳,两边捍卫着滚滚汉水流入滔滔大江。战国时的楚国在此留下文化遗迹,三国时东吴在蛇山建城,却是为了军事需求。直到洪武四年,江夏侯周德兴大加拓建,围城二十余里,筑墙三丈有余,武昌才成为长江上一座巍巍重镇,城中居民渐多,商旅渐集,有衙门、学府、贡院,也有百商、古庙、古观,俨然成为重要的政、商、文、教中心。此地多山多水,山虽不高但丘陵连绵,尤因城内外河湖交错又西临长江汉水,行船走马,自古以来,不论它的名称是武昌,还是夏口、江夏或郢城,都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城东有一座大湖,就叫东湖,湖面有五万亩,以城市之湖而言,可称江南第一。这时夕阳西下,湖面上映着万丈霞光,化为千万碎粼粼的金片。东湖西角的岸边有一片台地,长约四十丈,宽约三十余丈,临湖处有一块大石,那石面极为平滑,便似一个天成的石台。大石边一块较小石头上刻着三个大字:“放鹰石”。远方走来一老一少,两人行色匆匆,背上背着包袱,看来是远行之客,正是方冀和傅翔。两人走到岸边,远眺对面湖光天色,方冀道:“这东湖风景宜人,虽无西湖之妩媚柔美,但水面辽阔,怕有五六个西湖之大,朝晖夕阴,必也气象万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